本报石家庄7月23日电(通讯员陈风娥、焦玉庆,记者蔺玉堂)如今,在河北省邯郸市农村,村村有一面议政墙。凡是村民在“民主议政日”上提出的疑点、难点问题,都会在议政墙上找到答案,村民把这种议政墙称为“回音壁”。
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,新的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健全,许多地方财务收支、提留统筹和各项集资项目等很少公开,群众对此有意见。针对这些情况,从1996年初开始,邯郸市在全市农村推广村务工作“七公开”制度,对农民关心的财务收支、提留统筹、各业承包、计划生育、宅基地发放、电费电价、粮棉定购等问题,采取在街头设公开栏的形式定期公布。但由于管理水平和公开的版面限制,公开的内容难以细化说明。为了克服这一弊端,邯郸市在不断完善公开栏的基础上,在全市普遍开展了“民主议政日”活动,即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议政会,对村民提出的问题由村委会当场答复,凡议政日解决不了的问题,经收集整理情况,村委会研究制订整改措施后,在议政墙上公开承办结果。
“回音壁”的设立,使很多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,加强了对村干部的监督,解除了群众的疑点,缓和了干群之间的矛盾。丛台区苏曹乡河西村通过民主议政日和“回音壁”的监督,1997年招待费比1996年下降45.8%。据统计,全市农村设立“回音壁”两年来,共解决各类问题4137个,群众提合理化建议7018条,有1213条被采纳。“回音壁”使广大村民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,促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。目前直接参加这项活动的村民达24.3万人,上访群众明显减少,干部也感到很多工作好做了。